时间:2022-08-27 22:05:54 | 浏览:840
正值酷暑,
冷饮作为市民消解炎热的“刚需”,
关注度不断走高,
“雪糕刺客”
“天价雪糕
”“不认识的冷饮不敢拿”
等话题受到网友热议。
那么,
上海市民从小吃到大的冷饮在哪里还能买到?
它们的价格是否依旧亲民?
关于“雪糕刺客”这个现象,
专营冷饮批发的小店店主又是如何看待的?
拒绝“雪糕刺客”
“一支起批”熟悉的味道
新民晚报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杨浦区的“国和冷饮批发站”。
店如其名,坐落在国和一村、二村和市光一村、四村之间的冷饮店,是附近居民夏日里最常光顾的地方。店招上“全场七折、一支起批”八个大字宣告着秉持了十多年的“平价”属性。
上午10点,店里的人气比天气更热。有人自备保温袋前来采购;有人目标明确一买就是两箱棒冰;有人熟门熟路,拿起冰柜上的纸板箱自由挑选。值得一提的是,每位顾客一进店就能看到详细的产品价目表,24个品牌、上百个品种明码标价,避免了“雪糕刺客”的出现。
“6月1日恢复了运营,周围居民买冷饮的热情更甚往年,现在热门的口味还会断货。”店主赵学宽口中的“热门款”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比如光明盐水、赤豆、绿豆、雪宝这些上海人“童年回忆”,而且更是被网友评价为“十年前的价格”——最便宜的盐水棒冰一根只卖0.9元。
另一边,黄浦区国货路附近的“上海斜桥冷饮批发部”也走到了第39个年头。
“6月1日我回到店里,居民都开心极了。开业头两天大家都不问价钱,完全是想吃什么拿什么,我根本没空休息,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66岁的店主陆士明坚守着十几平米的门面,和国和路上的冷饮店一样,这里也是批发价售卖,价目表写得清清楚楚。
当然,也有“平价”冷饮今年“不得不”涨价的。两位店主不约而同都提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光明三色杯。“涨了几角钱,但味道大家都说还是以前的味道,所以买的人还是很多。”陆士明表示。
从平价经典到网红品牌
都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对于网友热议的“不认识的冷饮不敢拿”等现象,赵学宽觉得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厂家在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推陈出新,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是大家从小吃到大的那些品类产能并不充足,在受到疫情影响后则更是吃紧。
“上午很多人来问为什么雪宝这么快就卖断货了,我也只能催促厂家下午尽量给我多送点来。” 赵学宽解释道:“比如光明今年主推优倍杯这款新品,那其他产品的产能自然少了。”
在陆士明看来,许多街头小店里平价冷饮的消失是因为“利润太薄了”,“有个住闵行区朱行社区的老阿姨专门过来买赤豆棒冰,说是家门口都买不到,其实小店也是没办法,就算一天卖十几箱其实赚不了多少。”
同样的,他也感觉到,前两个月厂家的备货与生产受到疫情影响,这个夏天冷饮成为不折不扣的“报复性消费”对象后,有暂时缺货的情况也正常。
采访中,11岁小美就住在国货路附近,她的目标是花20块以内的钱买到10根各种口味的棒冰。作为店里的常客,在小美看来这个目标不难达成,“平时也会去便利店买,来这里就是买棒冰的,因为便宜而且品种齐全。”
“如果想吃了舒服,吃得冰爽,老口味的棒冰是最好的选择,而现在年轻人会更喜欢奶味重的,那么钟薛高或者更新一些的牌子也符合他们的需求。”老陆经营冷饮批发多年,尽量满足老百姓记忆里的味道和赶上市场的新潮都是“为商之道”。
而为了将更多品种的冷饮搬进冰柜,赵学宽今年重新开业后选择换到了隔壁更宽敞的店面营业。许多市民都表示面对“雪糕越卖越贵”的现象,自己会选择“用脚投票”。市民乐先生颇有体会,“消费就是一种过程,一种让自己开心的过程,所以想买什么冷饮吃就买什么冷饮吃,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明码标价新规施行
“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7月1日起施行,其中:
①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
②明码标价应当根据商品和服务、行业、区域等特点,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
③经营者不得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董怡虹孔明哲
来源: 新民晚报
东方网记者程琦7月6日报道:六月以来,全国进入“炙烤”模式,多地气温突破40℃。随着气温节节高升,雪糕作为应季刚需,迎来“高光时刻”。但今年雪糕市场涌现了一批身价不菲的“雪糕刺客”,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为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看我伸出圆手现在的雪糕冰棍市场实在是太飘了,动辄10块以上,有的甚至几十块一根,七八块的都算便宜的了,我现在已经没有不看价签直接往篮子里扔雪糕的勇气了。街边的冷饮摊、便利店小超市老
“雪糕刺客”是最近的一个热梗,是高价雪糕的代名词。意思是不小心拿到冰柜角落里平淡无奇的“不知名”雪糕,结账时候被价格给出“致命一击”,又不好意思不买,心好像被刀扎了一样刺痛,名曰“雪糕刺客”。小时候夏天吃雪糕,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拿出五毛、一元
六月以来,全国进入“炙烤”模式,多地气温突破40℃。随着气温节节高升,雪糕作为应季刚需,迎来“高光时刻”。但今年雪糕市场涌现了一批身价不菲的“雪糕刺客”,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为此,雪糕爱好者们通过不同渠道
都说夏天将冰糕装满冰箱,这才是对夏天最基本的尊重,但是众所周知,冰糕是妥妥的“热量炸弹”,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非常不友好。而且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冰糕、冰棍,雪糕等名字层出不穷,到底有没有区别呢?所有的冰糕都是热量炸弹么?有没有相对有好一些的么?今
今年的夏天与往年很不一样,南方暴雨连连,北方却连创高温纪录,南方纵然下雨,但是天气依然炎热,每到夏天人们对于网红雪糕的讨论就多了起来。最近在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络词汇:雪糕刺客,是指超市里那些网红雪糕,一不小心买到,在结账时其高昂的价
天气越来越热,雪糕自然也成为了消暑时节最便捷的方式。而且近些时间“雪糕刺客”一词席卷大江南北,各种各样昂贵的雪糕品牌逐个冒头,渐渐揭露了这个行业隐匿多年的昂贵逻辑。就拿这段时间最出名的钟薛高来说,虽然它的味道一般,但价格着实让人有些心颤,相
按:试问谁能拒绝几块钱的快乐?立秋过后,全国各地的高温天气依然“火力”不减。空调、西瓜、雪糕等是这个夏天里,大家都离不开的消暑神器。在经历过一波“雪糕刺客”的广泛讨论后,到底我们还能买到哪些好吃又不贵的雪糕或冰淇淋呢?为了让大家实现“雪糕自
最近的南方一直阴雨绵绵,但夏天丝毫没有削弱他的威力,潮湿又闷热。阿球忍不住想念起吃不胖的小时候,年年都会屁颠屁颠地跟着我妈去批发店买上好几箱雪糕,一开冰箱就能拥有整个暑假的快乐!长大后,不仅人民币在膨胀,雪糕也更是花样百出,但阿球对吃冰这件
雪糕、西瓜、空调,是夏天最简单的快乐。这个夏天,网友戏称,打开冰柜别拿没见过的雪糕,许多其貌不扬的雪糕最后会化身“刺客”伤到钱包。新京报贝壳财经盘点了737款雪糕价格,发现低于3元的雪糕占比仅7%,雪糕为什么越来越贵?我们的雪糕自由还在吗?
转眼间已进入初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家中的冰箱也该整一整,腾出空间给冷饮、雪糕了。雪糕是夏季降温解暑的“好帮手”,记得小时候每到天热,都会开心地跟着大人去冷饮店批发雪糕,冰柜上盖着厚厚的棉布,打开后各种口味的冰糕映入眼帘,价格也比较实惠,有
哈喽小伙伴们,我是小泽~夏天到了又可以放肆的吹着空调吃雪糕了,不过前段时间朋友圈却被这样一条视频刷屏了。视频大致意思是小姐姐去超市买雪糕,在冰柜里顺手拿了一个长得比较特别的,结账的时候发现要160元,回家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当了大怨种就伤心的哭
近日 #雪糕刺客# 话题冲上热搜,气温升高,各种传播“天价”雪糕的消息满天飞,一时间难辨真假。网友们不禁感叹: “这不是雪糕,这是刺客”“不认识的雪糕别随便拿”“现在的雪糕真的很解暑,还没吃心就凉透了”“它明明可以直接抢钱,但还是给了我一根
雪糕卖得越来越贵,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前段时间,我们组织了一波雪糕评测。在评测时,我们安排了10位志愿者试吃24款雪糕,发现不同雪糕的口感真是差异巨大。最低评分只有4.8,最高评测却有7.7(十分制)。完整的雪糕口感评测戳这里:实测24款热门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大鹏鹏前言我觉得今年雪糕市场真的是要疯了,从来没感觉到雪糕已经贵到我吃不起。随便打开一个冷饮柜,里面标价都是十几块钱二十几块钱一根雪糕,根本没有办法想象。这不是在吃雪糕啊,这是在吃